本土服務商加入競爭金道網絡集團服務實施總監專訪
近年來,我國IT服務外包發展強勁,外包出口持續增長。廣闊的市場空間為國內中小企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注重服務和市場細分的雙重因素下,本土供應商開始進入競爭階段,成為外包力量中的重要力量。
外包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賽迪顧問的相關數據,2002年IT服務外包市場規模達到3.25億美元,2006年達到14.3億美元,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我國IT服務外包雖然發展迅速,但市場份額仍然很小。截至去年,我國接到的外包訂單量還不到全球市場的5%。據權威機構預測IT外包服務,中國外包市場的平均增長率將保持在45%以上。2007年至2011年,我國將逐步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IT外包基地。
業內人士指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雖然很多客戶擁有服務器、中間件、應用軟件、存儲設備和IT人員,但更多的客戶會購買IT服務,因為電子外包將從根本上改變計算機的市場運作模式。產業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目前,很多企業都向IBM、HP、EDS、CSC等專業服務公司尋求服務支持IT外包服務,將那些只做后臺支持、不產生營業額的工作外包出去,以降低技術成本。
據國外某知名信息機構調查顯示,全球90%以上的企業已將至少一項主要IT業務功能外包,IT運維外包服務在國外得到充分肯定和廣泛應用。
本地服務提供商加入競爭
金道網絡集團服務實施總監王勇認為,中國IT運維外包市場發展迅速,但從需求端來看,主要是國外大中型企業占據主體,而國內中小企業市場處于觀望和起步階段。這主要是由于進入中國的大中型外企一般都有全球外包供應商和外包協議,所以初步愿意選擇與外企背景相同的知名外企。然而,這種情況在過去兩年發生了顯著變化,
相關行業專家也表示,隨著運維外包市場的日益成熟,用戶在選擇合作伙伴時也越來越理性。從最初看品牌、背景、體驗,上升到看服務質量、綜合性價比、服務覆蓋區域等多方面因素。這使得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優勢的本土企業有機會與國際同行競爭。此外,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磨練,本地資深運維外包供應商的服務實力也有了很大提升,比如顧問數量、顧問現場能力、服務覆蓋區域、價格等,都有明顯的優勢。
未來市場競爭差異
在長期的實踐中,處于混戰狀態的運維供應商現在開始形成自身優勢和目標定位,積極拓展增值服務空間,在投資領域借用投資組合理念為用戶提供專業的IT服務。,也開始提供更多的“服務組合”,保障客戶的IT服務投資,創造更大的回報。同時,服務理念也開始從降低客戶總擁有成本向提升客戶整體價值轉變。隨著IT服務商與客戶IT部門乃至業務部門合作的不斷深入,
王勇認為,隨著IT外包范圍的不斷擴大,外包服務商的市場定位差異越來越明顯??梢灶A見,未來IT外包的細分化趨勢將為眾多本土中小供應商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最終改變市場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