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業迷惘“互聯網+
有人看到機遇,有人感到壓力,洶涌而來的“互聯網+”時代,激發著創業者的熱情,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也逼迫傳統制造業轉型。
從小微企業到行業龍頭,從傳統制造業到服務業,互聯網帶來的裂變超乎想象,讓產業重新煥發生機。(IT外包)
企業家們稱,由于互聯網具有開放、快捷、交互性強等優勢,網絡營銷已是企業當前發展的“規定動作”。康乃馨集團董事長周觀林在紡織行業打拼二十余年,是電子商務為他打開新天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為星級酒店提供紡織用品的康乃馨集團受到巨大沖擊,于是設立了電子商務事業部,之后又在上海成立電子商務公司,通過探索新的營銷模式逐步扭轉不利形勢,如今公司已占據國內高端酒店50%以上業務份額。
還有一些企業開始借互聯網“再造”生產流程提質增效。在溫州康奈集團有限公司的第五代鞋楦生產車間,“機器換人減員增效”的標語貼在很顯眼的位置,車間里只有2名工人在操作電腦制作鞋楦。集團副總裁周津淼告訴記者,原來手工制作時,每名技術工人每天最多生產2個鞋楦。實施機器換人以來,2名技術工人通過電腦制作每天可以生產數十個鞋楦,效率大幅提高。(企業IT外包)
更深層次的融入則是以互聯網思維重塑企業價值鏈。多位業內人士提出,無論是互聯網宣傳營銷,還是智能化生產,仍是“互聯網+”的表象,長遠看互聯網思維將重塑企業價值鏈。
上一篇: 如何防范病毒或木馬的攻擊?
下一篇: 互聯網企業聯盟時代正在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