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服務商與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攜手打造產業互聯網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開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在此過程中,互聯網IT服務 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并逐漸成為互聯網企業降本增效的有力外援。
從2010年開始,中國的互聯網行業迎來急速發展的風口,產品加速迭代及整個行業的井噴式增長,對各互聯網公司的技術、人員及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便成為了IT服務商進入互聯網行業的重要契機。
文思海輝作為一家行業經驗豐富的IT服務商,在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期便積極開展在此行業的布局,為此進行公司內部的結構調整并成立互聯網事業部,負責為互聯網企業提供技術咨詢、解決方案、產品開發及運營等多種形式的高價值IT服務。2013年,文思海輝互聯網事業部提出提出“互聯網+”的概念,積極尋求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之間的結合點,以此確定了公司在互聯網IT服務方面的兩大方向,即為促進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化和為互聯網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如今,文思海輝互聯網事業部正在為上百家全球互聯網企業提供IT服務支持,超過4500名專業互聯網IT服務人才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無錫、大連、西安、成都等城市,憑借靈活的服務模式,高效的交付速度、規范的管理體系,創新的合作心態,以價值服務成就客戶卓越。
就IT服務在互聯網行業的具體應用價值及發展趨勢,零壹財經和文思海輝互聯網科技事業部高級副總裁陳渝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與傳統行業相比,互聯網企業對于IT服務商的需求有所不同。陳渝認為,互聯網企業在崗位配置以及人員需求等方面都明顯區別于傳統行業。
在崗位配置方面,傳統行業的IT崗位設置更側重于后臺的技術開發,以此來支撐整個公司的運營;但在互聯網企業中,更多的是以產品為核心來進行崗位的設置,崗位設置更加靈活,也更加多樣化。
在人員需求方面,一方面,在人員需求種類上,傳統行業對于IT服務的需求多以開發人員為主,而互聯網企業除了開發測試人員之外,對設計、運營、產品等人員的需求也較大。另一方面,在人員素質及能力上,由于互聯網企業具有產品快速迭代的特點,對于人員需求的響應速度和能力要高于傳統企業,因此,相對于傳統的招聘渠道,社交型的招聘渠道更能夠幫助其快速定位合適的人選。
就互聯網企業來說,為何要尋求IT服務?陳渝認為,其動因主要基于以下三點:
1、降低成本的要求。在人員招聘方面,IT服務公司無論在招聘渠道還是人員培養方面,相較于互聯網企業來說都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
在招聘能力上,IT服務商會建立自己的人才庫,以快速滿足企業的人員需求。文思海輝經過十多年的行業積累,已建立起超過600萬份簡歷的資源庫,其中活躍簡歷超過300萬份,通過這些人才資源的累積,以及對企業在職員工表現的量化分析,使得文思海輝在中高級人才的招聘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在人才培養上,IT服務商“先人一步”的培訓體制也是能夠低成本并快速響應企業需求的重要因素。文思海輝一方面通過定制化的學院式培養為企業持續輸送技術性人才;另一方面通過知識體系平臺搭建和校企共建方式,將自身經驗嵌入到學校培養體系中,進行前端性的人才培養布局,以此來獲得低成本的人才優勢。因此,互聯網公司會通過與IT服務商合作的方式達到人員招聘及管理成本的控制要求。
2、資源彈性快速響應的要求。互聯網以產品為中心,快速的發展及不斷的更新迭代會帶來在短時間內需要快速找到合適的人才的需求,這對于互聯網本身的人員招聘體系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而IT服務商因為人才的積累及對行業的洞察能夠幫助企業對崗位的人員需求類型、團隊配置結構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及快速的定位。
3、風險控制及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傳承是樹立品牌形象的內在要求,大量的新員工涌入,短時間內的培訓及管理難以跟上,這就有可能造成產品質量、入市時間等方面的潛在風險,同時也會對企業的固有文化造成沖擊,破壞企業內部的生長基因,這也是互聯網企業尋求IT服務的重要原因。
?互聯網行業IT服務需求:馬太效應明顯,增長潛力較大
就目前來看,中國市場上互聯網行業IT服務需求的馬太效應比較明顯,由于互聯網巨頭在客戶和業務層面都占據著絕對優勢,幾大巨頭的IT服務需求占據了整個互聯網IT服務需求的約80%。
對于互聯網行業IT服務需求的增長潛力,陳渝表示仍然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并比較看好未來3-5年內互聯網IT服務的發展。一方面,國內市場上對于互聯網IT服務的認識尚不清晰,IT服務商仍處于引導需求階段。目前很多企業有采用勞務外包,對于IT服務和純勞務外包的定義、服務內容、風險點等都比較混淆,所以對于IT服務商來說,可以在普及市場對于服務提供商的認知、樹立IT服務行業新形象的同時,引導和培養企業的IT服務需求。
另一方面,國內的互聯網IT服務市場尚未實現規模化。2016年之前,基本上只有BAT三家公司采用規模化IT服務,大部分互聯網公司仍處于觀望中。隨著近幾年互聯網公司新勢頭的發展,滴滴、美團、今日頭條等很多成長型互聯網企業也開始逐漸嘗試采用IT服務。
此外,消費升級會催生互聯網IT服務需求。無論是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還是消費升級,都促使消費者對于產品個性化需求、服務體驗要求等進一步提高,而IT服務商可以幫助互聯網公司在原有產品或服務基礎上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以滿足消費需求。
不過也正是由于市場上對IT服務商這種不清晰的認知,致使其在服務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痛點。陳渝認為,目前我們面臨的最大痛點就是價值問題。相較于500強企業來說,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的管理水平尚不成熟,對于企業本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及該從哪些業務或板塊進行增值等都可能存在較為模糊的認知,很難從整個企業或行業的生態建設上去考慮人才或服務的價值,一味追求又快又好價格又低的人才訴求致使很多高端人才不愿意進入IT服務這個行業。
上一篇: 內控堡壘主機:企業運維安全的堅實壁壘
下一篇: 如何選擇服務靠譜的網絡維護?